王阳明说,我一生之学就这“四句话”,却引来后世争论不休
关注日知录(微信号:dirizi001), 读典,品典,用典;新解世间事, 知人,敬人,做人。 重逢神奇,再见惊艳,快乐天天。喜欢,就关注一下呦。好东西当然要分享呦。
神州日知 乐儿
明朝心学大师王阳明。
《传习录》是王阳明的学生徐爱、薛侃、陆澄等人,根据王阳明的授课、谈话、书信等内容而整理出的一部著作,简单理解就是一本学生的上课笔记。
此书记载了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,比较完整而系统的阐述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,以及他辩证的授课方法。
该书语言生动活泼,论据充分,一经问世,便受到士大夫们的广泛好评和推崇。
“传习”一词源出自《论语》中的“传不习乎”一语。
《传习录》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,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,更重要的是该书记载了王阳明晚年提出的"四句教"。
一般认为,此四句为王阳明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,是对王阳明全部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总结。
四句教即“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”四句。
在此,他明确指出:心的本体晶莹纯洁、无善无恶;
但意念一经产生,善恶也随之而来;
能区分何为善、何为恶这种能力,就是孟子所说的“良知”;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---格物,在这里就是“为善去恶”。真是画龙点睛,简易直接,不偏有,不着空,直趋中道。
回顾阳明思想形成,他在流放地---贵州龙场悟道,深刻明了“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,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"。
38岁时,在贵阳首倡“知行合一”,”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“;知而不行等于不知,行而不知是为盲行。以对治”讲习讨论以求知,俟知得真时方去行,故遂终身不行,亦遂终身不知“的弊病。
50岁以后,他专弘“致良知”一说,他慨叹道:”信得致良知三字,真圣门正法眼藏。“”我此良知二字,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。“”某于此良知之说,从百死千生中得来。“”自经宸濠、忠、泰之变,益信良知足矣忘患难,出生死,所谓考三王,建天地,质鬼神,俟后圣,无弗同者。“
56岁时,他将自己的思想归纳为四句,被称为”四句教“,因此,可以说四句教准确地代表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。
若将四句教加以扩展,那就要读王阳明的《大学问》。
王阳明的《大学问》是对儒家经典《大学》的经典诠释。
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。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”。
整篇《大学问》,都是王明阳对“明明德”,“亲民”,“止于至善“,”知止而后有定......“等《大学》内容的诠释,并以此彰显了自己的思想和和心学理论”。
但是,后世对“四句教”之理解阐说历来存有争议,成为明思想史上一大议题。
有积极的张扬者如王龙溪,有谨慎的存疑者如清儒李绂,有否认者如刘宗周、黄宗羲师徒,有激烈的批判者如王夫之、颜元、张烈之流。”
其实,四句教之间的内在关系,后世大儒有些断章取义,而这四句话如前所释,是连续的四句话,整体的四句话,而不是独立成义的四句话。
本号所发文章除特别署名外,均为原创,注明出处,欢迎转载。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本号立场。本号内容及商务合作热线:18911155596,邮箱:1115557898@qq.com。欢迎投稿,开展商务合作。喜欢这篇文章,点赞一下。好东西当然要分享呦。关注本号,请长按或扫一扫下面二维码。